12月17日下午,人才工作部联合中心实验室举办的博士沙龙主题分享会在润智楼625室顺利举行。本次分享特别邀请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马振荣博士做“旋毛虫源TsMIF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报告。报告由中心实验室副主任韩鹏勇主持。
基于“卫生假说”的蠕虫疗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法。马振荣博士探索蠕虫旋毛虫(T.s)对UC的治疗机制,研究结果发现T.s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和抑制caspase1/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来缓解DSS诱导的UC小鼠的病理损伤;并首次报道TsMIF在UC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TsMIF一方面通过与宿主MIF竞争性结合NLRP3,抑制下游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从而缓解DSS诱导的UC;另一方面TsMIF也可调节DSS诱导的UC小鼠的免疫平衡及纠正DSS诱导的UC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重塑肠道微生态。该研究揭示了“蠕虫疗法”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机制,为利用蠕虫虫源性分子防治IBD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马振荣,女,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长治医学院基础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寄生虫感染与免疫逃避机制(原虫毒力基因的免疫逃避机制)和蠕虫及蠕虫衍生物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机制。近几年在该研究领域以一作或共一身份共发表7篇SCI论文。